在正式啟用三槽超聲波清洗機之前,了解并掌握關鍵操作流程至關重要,直接影響清洗效果與設備壽命。首先,操作人員應熟悉設備的基本結構,包括超聲波發生器、三個功能槽(通常為預洗、漂洗、烘干),以及液位、溫控、時間設定等基本控制界面。
設備通電前,必須確認各個槽內是否加注了足夠的清洗液或純水。超聲波工作時必須有液體介質,否則會對換能器造成損壞。液體溫度通常需預熱到指定范圍,不同材質和污漬種類,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,常見在40°C至60°C之間。
清洗液的選擇也不容忽視。必須根據工件材質(如不銹鋼、塑料、玻璃等)及其污染物性質(如油污、灰塵、焊膏殘留)選擇合適的清洗劑。有些清洗液對金屬表面有腐蝕性,不宜長期使用;也有些清洗液揮發性強,需保持通風良好。
此外,正確裝載工件也是關鍵操作之一。工件應避免直接接觸槽底,可使用清洗籃懸掛或托舉,保持適當間距,防止清洗死角。清洗時間、超聲頻率和功率應根據具體工件調節,時間過短可能清洗不徹底,過長則可能造成表面損傷。
操作完畢后,及時關閉超聲波和加熱系統,定期更換或過濾清洗液,以保持設備運行穩定。以上這些關鍵步驟,在使用三槽超聲波清洗機前都應仔細學習與落實,才能真正實現高效、安全、持久的工業清洗效果。